荒漠如何变成绿水青山?这本《大漠奇迹》可能会进入你的试卷-云顶集团3118acm

云顶集团3118acm-云顶国际官网唯一官方网站

荒漠如何变成绿水青山?这本《大漠奇迹》可能会进入你的试卷

  • 来源:
  • 时间:2019-03-04
分享到: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微信分享到新浪微博

我一直关注库布其治沙,前段时间听说当地的亿利库布其生态示范区被生态环境部评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”,就更加期盼库布其治沙带头人董事长著作《—亿利治沙哲学》问世。

直到昨天,终于如获至宝的捧在了手里。初识这部作品,给我的印象是图文并茂且底蕴深厚,印装朴实且高贵大气。通览之后,感觉这部由王文彪亲笔写下的著作不仅讲模式,举实例,科普性也很强,是一部适合向青少年普及生态文明观念的绝佳读本,而书中的、治沙奇迹、哲学思想等,很有可能进入中高考试题。

“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”,绪论部分,就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这一哲理的深刻内涵。开篇从道德经的角度帮助读者揭开沙漠神秘的面纱,阐释了库布其的前世今生,讲述出“为天地立心、为沙漠立道”的亿利治沙之道。回看人类的发展史,与沙漠相抗、相容,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也是一条主线。

亿利治沙30年,向沙而行,就是重新认识沙漠的艰辛历程。30年初心不改、矢志不渝,就是因为亿利治沙人对库布其这片土地爱的深沉。亿利治沙,就是践行“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”的演进过程,库布其今天的绿富同兴成果就是顺天道、合人意,顺其自然、顺应规律的结果。

资料图片

亿利为什么治沙?钱从哪里来?利从哪里得?如何可持续?这一系列困惑常人的问题在本书的摘要里也一一得到解读。王文彪回忆了小时候对沙漠刻骨铭心的印象,讲述了1988年重回库布其盐场赴任厂长开始治沙的初心,解析了治沙的基因,分享了探索治沙可持续发展的曲折过程,点点滴滴娓娓道来,自然而然的将读者带入了库布其治理的全过程,感动、感染、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

通读全书,感受到这部著作虽然没有华丽的修饰,但是其独特的学术价值,和实实在在的“干货”,都使这本书可读性非常强。王文彪的语言,都是心碰心,实打实的词藻,都是他和亿利人30年治沙的实践沉甸甸的结晶。 “沙漠要能变绿洲,唯有实干闯新路”——没有30年的亲历亲为,没有30年的苦干实干,是不可能完成这部巨著的。

资料图片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通读此书,我深深地感到,30年躬身实践治沙的亿利人,是最有资格和权利去解读库布其模式的。库布其模式见诸中央媒体报道很多,但是王文彪在这本书中对库布其模式进行的6个维度详细解读,让我感觉重新“发现库布其”,还是很值得反复研读的:生态文明思想引领,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,企业规模化、产业化治沙,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,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,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。深入浅出的阐释,为我国荒漠化和生态脆弱地区推动治沙、生态、产业、扶贫平衡驱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本级的有益借鉴。

全球荒漠化,中国治沙成果,库布其治沙守护京津冀,库布其精神与文化传承,库布其生物多样性——这些独立的篇章增加了本书的科学性、趣味性,从中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好玩的知识,也适合教师、父母与学生、子女分享。

一本30年治沙路的汇集,洋洋洒洒20万字。不妨从最有趣的生物多样性部分入手,这也是库布其治沙最为显性的成果。此书值得精读两三遍,深入领悟其中真谛。通览一下午,便大胆写下初识的感受,源于对库布其事业的敬仰,源于对亿利人的敬慕,源于对库布其精神的敬佩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作者:沙望 )

网站地图